引领指导 强化培训
全程服务 为民致富
我省“一体化”劳务输出风光无限
近日,我省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全省5个市11个县的劳务输出地代表团赴杭,参加了
“2010浙江省省际劳务合作洽谈会”。洽谈会期间,我省的大同、运城、吕梁、忻州、晋中等市县代表对参加洽谈会的105家生产制造、电子加工、服装加
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进行了整体了解,并与80多个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务合作洽谈,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90余份,达成劳务合作输出意向
6000人。这一举措为我省“一体化”劳务输出体系的建立,拉开了序幕,奏响了凯歌。
近年来,我省创业就业工程推进呈现良好态势,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再就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但是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随着产业技术
升级换代,要求普通操作型工人向技术型工人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一部分人被淘汰,因此,劳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同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转变中,城乡劳动力大量剩余,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增加,一边是城市的富余劳动力,一边是农村的劳动力,构成了我省就业、培训、输出的一道劳务输出难题。如
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把我省的劳务输出这台大戏唱红唱好,今年我省就业指导中心按照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
的工作模式提出建立“一体化”劳务输出体系,同时,启动了“万人输出上海就业计划”工作项目,
组织万名城乡劳动力向上海等华东地区输出,实现跨省就业。截止目前,已组织输出上海就业人员1800余人。
统筹全省,引领指导,劳动
力资源合理有效流动
要唱红唱火劳务输出这出大戏,不是说今天向上海的某企业输送几十个劳动力,明天向浙江输送几十个劳动力,而是需要做好统筹全省,引领市县,协调省内外,部
署全局的整体工作。为整合我省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社会资源,正确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和各类院校毕业生有序流动就业,规范劳务输出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使其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我省就业指导中心站在全省的角度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由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的“一体化”劳务输出体系,力求促进劳
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
“抓劳务就是抓就业,抓劳务就是抓发展,抓劳务就是抓和谐,抓劳务就是抓产业,抓劳务更是抓农民增收”。这是省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俊对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的
主导思想,他尤其强调抓劳务就是抓产业,他说:“建立
‘一体化’劳务输出体系就是要把我省劳务产业做大做强”。基于此,省就业指导中心在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省就业指导中心指导统
筹全省劳务输出输入工作,市县具体负责劳务人员输出、输入管理,各站点设专人负责收集用工信息,组织培训和输出,开展职业介绍,办理劳动力流动手续等。全
省一盘棋,棋子调动,棋盘控制皆由省中心整体运筹,实现了全省劳务输出输入大合作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全省劳务输出输入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上下一体,联
合互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由于省中心及时掌握劳务输出输入动态并合理引导,从而降低全省劳务输出的整体成本,提高劳务输出工作效率,促进我省城乡劳动
力有序有效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