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万保人力资源   2010-01-18   浏览量:1603

分享到:

1月18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秦绍璇就2009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发布。
    一年来,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这两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统筹抓好人才工作、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年初省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中,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担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230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300万人”,“帮助4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已全部超额完成。
    ——在就业工作上,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创业就业11.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8%;援助困难人员就业5.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7.5%;其中,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2.25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低于4.2%的年度控制目标,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在社会保障工作上,全省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4.1万人,医疗保险879.3万人,失业保险293.3万人,工伤保险280.3万人,生育保险185.6万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项保险费支出307.5亿元,切实发挥了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在人事人才工作上,评选推荐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人选22名,确定“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80人。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彭堃墀院士、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分别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7187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12个。邀请88名海外留学人才参加2009海外高层次人才山西服务周活动,签定合作协议48个。组织40万职工参加各类岗位练兵和技能大赛,24.1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新增技师、高级技师6241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我省科学发展的能力普遍提高。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推动了《山西省劳动合同条例》的颁布实施。全省11个地级市、99个县(市、区)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存储工资保证金1.17亿元。通过做实工资指导线,全省17939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年检查用人单位6.92万户,责令补签劳动合同43.33万份,督促3180户用人单位为67.5万名职工参加了社会保险,补缴保险费6576.9万元。为13.99万余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67亿元,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闻发言人秦绍璇介绍:“2009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各项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分别是:
    实施“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稳定就业。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实体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多数企业经营困难,用工需求和就业岗位减少,在全省各类企业面临就业岗位不稳定的严峻形势下,我省牢固树立“帮企业、保就业、保稳定”的思想,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帮扶困难企业的“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把受冲击最大的煤、焦、冶、电等行业的骨干企业作为政策帮扶重点,把容纳就业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帮扶范围,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政策落实。全年共为4153户企业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21.8亿元,降费率减收四项社会保险费28亿元,为480户企业发放培训补助资金1.3亿元,缓降补金额达51.1亿元,占全国缓降补金额总数的1/8,名列全国前茅;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我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安排了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等补贴,保障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公共服务,组织开展了“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秋季就业援助专项活动”、“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组织、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7项政策、10项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岗位和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在档案管理、办理落户、转正定级、评聘职称、保障权益、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以及参加社会保险、保险补贴及其转移接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有效地改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省通过采取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选聘大学生任职等措施,提供岗位需求8万余个促进就业;还通过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成立省创业就业促进会和创业就业基金会,建立创业导师队伍,推行“资金扶持+导师培育”的创业模式,会同财政、税务、工商和金融机构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提供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社会保险等便捷服务,针对创业者对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财会、法律、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2009年底,全省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2.7万人,就业率达81.1%;
   扎实开展新农保试点。2009年,省政府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下达了新农保制度覆盖300万农民的目标任务。一年来,我省健全经办机构、广泛发动宣传、强化业务培训、规范操作规程、狠抓资金到位、严密组织实施,通过试点工作督导会、试点工作现场会、到实地考察调研等措施,扎实推进新农保这一民生“新政”,提前4个月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大多试点县(市、区)的参保率都达到或超过了90%。以此为标志,养老保险迈出了由城镇向农村覆盖的重要步伐。12月份,我省又及时启动了国家试点,加快审批,强化督查,将在元旦前将基础养老金发放到首批国家试点县农民手中,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09年底,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378.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5.9%,直接受益的60岁以上农民60万余人;
   有效解决养老保险遗留问题。2009年我省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提高了养老保险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出台了养老保险费补缴接续办法,解决了企业改革、改制中因分流中断参保和未参保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统一规范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补缴、续缴政策,完善了相关制度,优化了劳动力市场流动政策环境。考虑到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低的现实,制定了两个档次的缴费办法,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参保愿望。将“五七”工厂家属工纳入参保范围,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政策的出台,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断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群体的热烈欢迎,仅去年11、12两个月,就有6.4万人补缴保险费11.3亿元,政策保障效应充分显现,我省还将相关政策执行期延长到今年3月,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
   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2009年我省11个市全部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城镇非从业居民、大中小学生全部纳入医保范围,提前一年实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344.5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省政府确定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230万人的目标任务。出台了大学生参保实施办法,为将50万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开辟了政策通道,目前参保人数已达到28.8万人;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补贴,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范围;由同级财政补助50%,将34万多名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范围,妥善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两类群体的医疗保险问题。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已将各类企事业单位纳入制度覆盖范围。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构成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惠及全省城乡各阶层,我省跨入了“全民医保”新时代;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2009年是我省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的第一年,全省各级事业单位共公开招聘9107人,报考人数超过19万余名。其中,市、县两级所属事业单位招聘6810人,省直单位有25个厅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297人,省直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总数占到当年新进人员的80%以上,实现了财政拨款和补贴的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公开招聘的既定目标,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