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通胀压力不容乐观
与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述不同的是,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时,二季度例会提出:“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一季度例会的表述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二季度例会不再提“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增加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的表述。此外,二季度例会提出要“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一季度例会的表述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季度例会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
7月或将加息
6月份的最后一周,市场的加息呼声一波高过一波,其“背景音乐”是物价水平居高不下,民间借贷量价齐升,银行上演高息揽储大战……但加息这只靴子却一直悬在半空中,尚未落地。
此前,央行陆续发行了20亿元的1年期央票、50亿的3月期央票和150亿的3年期央票。其中,1年期央票利率较上周再上调9.63个基点,3月期央票利率跳升8.16个基点,3年期央票利率跳升了9个基点。
央票发行利率继续上行,更是加大了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一些机构预计的6月加息并未实现,进入7月,加息的预期便更为浓厚。甚至有业内人士精确预测了加息的时间点。
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对媒体表示,央行加息时点或就在7月的第二个周末。一是一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超出一年期定存利率近0.25%,表明市场存在加息预期;二是欧洲央行官员暗示说可能会在7月7日的议息会议上加息,中国可能会跟随做出决定。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7月份将会有1次加息,但不再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市场流动性紧张将较6月份明显缓解。他表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和“滞胀”的看法,都言过其实。当前经济的平稳减速,恰恰正在为未来4至6个月之后物价最终出现回落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但由于在经济平稳回落后,物价仍在高位、新涨价因素还不断出现,因此,紧缩政策仍会保持一段时间,不会马上放松。
对股市影响受关注
不管预测如何,眼下的加息靴子仍旧高悬,市场都在观望和等待数据,加息之后,两市是否会结束反弹成为众多股民关注的焦点。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关键看央行是否采取单边加息,如果7月加息50个基点,那么市场可能解读为本轮加息周期结束。这是超预期的利空出尽,股市可能趁此进一步反弹;但如果是25个基点,那么这完全符合之前预期。同时,市场可能认为随着物价缓慢回落,三季度还有一次加息。 ”
和讯信息研发部首席分析师夏立军则相对乐观,认为加息落地之后,股市将继续向好。 7月份以后央行的加息,贷款的利率提升的幅度要小于存款提升的幅度,这种预期一旦实现之后反而是逢低建仓的最好时机。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则建议投资者,加息靴子仍旧高悬,莫要急着大举建仓。随着通胀数据的公布,以及有可能的调高准备金率等等市场可能还会有些震荡,所以目前来看只是适合在低位少量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