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各地频发用工荒 求职与招工两难将趋于常态

万保人力资源   2012-02-16   浏览量:766

分享到:

  【编者按】 日前,一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已经公布。温总理直言,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政策调整?物价反弹?房价下降?中国网财经中心特推出“数据看民生”系列稿件,为您盘点经济数据,梳理经济脉络,以期更加清晰地向你展现中国经济的动态和走向。

  中国网2月16日讯 (记者 杨威) 春节之后,各地爆发“用工荒”已经成为近年来的规律。受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务工群体产生新诉求等多重影响,今年“用工荒”呈现员工、区域、产业“三碰头”现象。同时,2012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招工难现象也同时存在,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此前就曾表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现象将趋于常态化。

  多地节后现用工荒 已成近年规律

  春节之后,各地爆发“用工荒”,已经成为近年来的规律。据媒体报道,今年不仅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用工荒,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城市蔓延到民工输出地四川、湖南、广西等地。

  受国内外经济新形势、省域产业步入新格局、务工群体产生新诉求等多重影响,今年的“用工荒”呈现企业与员工、中西部与东部、二产与三产之间的“三碰头”现象。

  在北京,节后“招工难”凸显,特别是低端产业人员紧缺。人才市场冷清,用人单位着急,招聘会出现“粥多僧少”,多家大医院出现护工短缺情况,在春节假期假期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算每天开出200元的高价都很难请到人。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发现,往年春节后企业“招工难”的现象今年依然存在。尽管多数企业主动提高了薪酬标准,且平均涨幅都在10%至15%左右,但是技术人才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仍有近1/3的企业招不到所需人才,尤其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家政等行业,招用职工人数较多,用人缺口比较大。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节后广州用工缺口11 .38万人,预计内地对珠三角地区输出劳动力减少的趋势将成常态。

  在湖北武汉,用工大户富士康从正月初六起就开始招工。为吸引务工者,富士康不仅把底薪从1350元增加到了1550元,还派车免费接送求职者进厂面试。

  在珠海,家政公司每天都要接到20多个雇主的电话,但每天返岗的保姆才三四个,保姆供不应求。雇主需要比拼财力才能成功“抢订”到保姆。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首次对各地的招工信息进行了汇总,并公布各地区用工需求情况。

  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 矛盾并存现象将趋于常态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每年春节过后的“用工荒”现象也频繁发生,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并存局面,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今年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2012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大。据他介绍,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

  另外,尹成基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这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更加趋于常态化,而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据悉,随着物价不断推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支出不断上升,再加上目前城市的公共服务仍未完全覆盖农民工群体,导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增幅放缓。

  调查显示,求职者对工资的期待值越来越高,据一项统计显示,88.5%求职者期望的薪酬要求是2000元/月以上,换言之,1500元/月以下的岗位难再有吸引力。某服饰公司经理表示,近年来经济形势低迷,企业利润不高,如果通过大幅度提高工资来吸引工人,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并不现实。

  据人民日报2011年的报道,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其农民工薪酬与东部地区农民工薪酬的差距逐渐缩小。据新华网报道,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月收入为1455元,中部为1389元,西部为1382元。东部比西部仅高5%,而5年前为15%。

  对此,光明网一篇报道分析称,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缺失。文章认为,一方面,家庭和社会花费巨大成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甚至是高学历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却就业无门。

  另一方面,付出艰苦努力拿到订单的大量企业,面临开工,却无人可用,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同时出现,折射出的恰恰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上的严重缺失。

  “刘易斯拐点”或提前到来 关键在解决深层次需求

  有专家指出,随着用工荒向全国蔓延,“刘易斯拐点”有可能提前到来。

  所谓“刘易斯拐点”概念是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提出:每个国家都会遭遇一个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转折点,即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因而导致工资水平上涨,这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

  根据人社部等制定、近日已经国务院同意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将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由于“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用工出现区域性与结构性短缺在所难免。为此,用工大省有必要切实留住外来务工人员的心,而关键在于解决其深层次需求。

  专家认为,目前的劳动力在沿海与内地、一二三产业、不同行业乃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有明显的竞争,在劳动力供给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不能提供更高待遇的企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种经济转型要求更为迫切。

  但是,用工荒也并非绝对现象,一些工资水平高的企业,缺工状况相对较轻,个别工资高且待遇好的企业不仅不缺工,还出现排队等候求职的现象。

  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此前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中央确定的各项就业目标任务,保持全国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