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首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成为北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被赋予的新历史使命。随着北京进入今年的“两会时间”,围绕文化之都的建设自然也是代表委员、媒体以及公众所热议激辩的焦点。
应该看到,文化财富和文化资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死的资产,后者则是活的,可以持续产生经济和文化效用。因此,北京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禀赋,更多指的是财富,这让北京成为文化之都有了前提的可能性,但若要进一步成为必然性,则需要宏观的政府和微观的企业良性互动。
在政府层面,北京市政府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全力以赴,在多个方面进行政策扶持:比如打造综合收入超千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依托现有资源培育打造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文化品牌企业;加紧谋划通州文化旅游区、北京国家广告园、国家新闻出版创意产业园、首都核心演艺区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重点建设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立北京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统筹资金100亿元。我们可以说,在发展文化产业的事情上,政府尽到心了,也尽到力了。
就好像教练员制定出再好的训练计划,也不能代替运动员去上场比赛。在一个相当友好的政策环境中,具体的一个个文化企业也不能只顾着享受保育箱的舒心,将自己变得循规蹈矩,反而失去了创新力。有一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日本的经济产业省,负责帮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多年的经验反而说明,在经济产业省保育箱之外的产业和企业,比如相机、精密仪器,也同样赢得了强大的竞争力,甚至更强。
文化毕竟不是钢筋水泥的工厂,这边要素投了进去,那边标准化的产品就新鲜出炉了。文化本身就需要一种创新的文化,文化企业应努力让自己的创新和当前的有利政策环境发生化学反应。政府的初衷,也是希望企业在宏观政策的促进下,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在政策支持之外,政府也可以在制度创新方面激励企业的产品创新。1993年经济学诺奖得主诺斯表达过这样的见解:什么样的制度最能够刺激鼓励人们的创新呢?就是在其创新对社会的贡献和取得的回报之间,两者的差距越小,就越能够鼓励人们创新。在这里,我们也期待代表委员能够在“两会”期间给出这方面的思索和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用力的同时,也需要北京市民的给力。文化建设,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若是只等建设好了搭便车,政府再怎么费劲地建设文化之都,想必也是事倍功半。每个人都不是文化的孤岛,只有互相连接起来,才能成为一座文化之都。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每一个北京市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