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聊系列之——“职场老油条”的沟通技巧

万保人力资源   2016-02-23   浏览量:1222

分享到:

 好长时间没码字了,忙!总是个很好的借口,年底确实也忙,一直静不下心来写点东西,一晃,年已经过了,是该好好收拾收拾心情,准备再次出发,人生本来就没有终点,不是么!

      开年第一篇该写些什么呢?各种高大上的文章很多大咖们都发表了,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水平也不够,想凑,也没机会不是)。分享个案例,给大家讲讲员工关系中一些问题员工的沟通技巧吧。如果去年在员工关系上吃过亏的,今年碰到这样的问题别再掉到坑里了,这样“开年小菜”,希望大家能喜欢。

      我所在的Z公司是某品牌家电的区域总代理,集营销、服务一体的家电企业,Y是负责公司产品售后的经理,50多岁,加入公司已经有些年头了,近一段时间对工作很不负责,推诿、欺上瞒下(翘班、干私活等)情况比较严重,时不时以总经理交代处理事情为幌子来忽悠行政部的小姑娘。

      鉴于他这样的工作态度,公司领导也陆续与他做过沟通,收效甚微。老总在销售上很在行,对售后维修一窍不通,这也是Y如此嚣张的原因,总觉得公司离不开他。相信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都有这样心态的员工。

      有一次总经理终于忍无可忍了,因为我们售后的满意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全国排名都是倒数几名。老板要求我与Y做一次正式的沟通,并要求Y做好员工技能培训、遵守公司出勤制度,再达不到他的要求,就按劝退或降职的处理。(老总是个比较善变的人,一遇到问题就希望马上解决,事后又会有其他的想法,他当时在气头上,我先把事情应下来,没有多问其他的细节)。

      虽然不知道老总说的是气话还是已经下定决心,但是已经把事情答应下来,就必需有所行动。接下来我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与分管售后的总助及当地的厂家售后负责人M(公司与厂家的合作比较紧密)做了一次沟通,主要了解他们对待Y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如果Y离职后,接替的人还没到岗这段时间的工作安排与衔接。二是整理了这段时间所有新技工的访谈记录,(我入职公司不久就着手这项工作,看来现在派上用场了)通过这些记录,筛选了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信息,并做了笔记。

      第一次正式约谈,我先与Y简单了寒暄了几句,然后就传达了老总的意思。话音刚落,Y就很激动,他脖子上的青筋随着话语有节奏的起伏着。说的理由很多,依稀记得有这么几条:1、刚入职公司的时候,老总就口头答应他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上班时间可以自行安排;2、目前公司所有的售后难题都是他亲自解决的;3、对于他上班的方式,公司及部门内没有人有反对意见;4、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就算不在公司照样可以解决各种问题;5、培训工作一直都有在安排,只是他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去培训。看来理由很多,而且很充分,言下之意很明显了,我只是个传话的,他还会继续保持原来的工作方式。谁叫我是新来的呢?他这样的老资格也许根本不会把我放在眼里,我心想。

      虽然Y的语气不够友好,但是我还是保持着应有的微笑,很认真的听他说的每一句话。然后思索着我所了解的信息,他看似充分的理由我都能一一找到破障。但是最后我平静的对他说:不然,你也找个时间也跟总经理沟通沟通,过几天我们再聊。找了个说辞,先结束这次不愉快的谈话。虽然知道他一定不会去找老总,刚才那因心虚而表现出来的激动与嚣张,完全是给我的下马威。孙子兵法曰“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那就放任他再傲几天吧。接下来的几天,Y看我的眼神总是藏在笑意,跟我预期的一样,根本没把这次谈话当回事,上次谈话的气势完胜我,不得意才怪。

      有天我找了个机会在总经理办公室喝茶,跟总助和M在聊天,聊开了就顺便把那次谈话的过程也大概跟他们说了一下。说完,我试探老总:他自己要不要也找Y谈一次。老总还是坚持原来的意见。那我就再次征求了总助和M的意见,在接替的人员未到岗之前,暂时怎么安排售后的工作,有谁可以顶上来,还是他们直接监管,在这些都商量妥当之后,我也准备第二次与Y的谈话。

      第二次谈话,我一早就约了Y,刚入座,我就问上次沟通后,有没找老总沟通之前的事情。他说没有,看了一眼老总的办公室说:不然,我现在马上找他。起身想出去,我笑着说:先别去,老总这几天心情不好,别自找麻烦。我随便找个理由拦住他。今年公司业绩没太多起色,老总很烦,Y也知道。听我一说,他也就坐下继续聊。我接着问他:上次说那个事情,你怎么看呢?他还是将上次说的那些重复了一遍,意思是要跟老总沟通确认,我做不了主。我说:老总已经交代我了,日常的人员规范管理全权让我负责了,有问题我直接跟他汇报,对所有员工不要有区别对待。你也是老员工了,对老总的处事风格也应该了解,他下决定的事情让他改变主意很难。之前XX想用闹离职的方式加工资,到最后不是弄假成真了。然后我针对他说的那些理由一一列举了不足之处:1、售后满意度长期全国排名倒数,做为售后负责人这个责任不可推卸,严格说已经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了!2、不是没有人对他上班方式没有意见,而是大家没有当面对他说,大家都不愿意当面得罪人,已经有不少人到我这里投诉他了;3、很多需要单独处理的投诉都没有及时解决,都是积压了很长时间才处理,这个售后系统的数据都可以查的到的。4、关于上班时间,只有他的一面之词,我来的时间不长,没有这方面的书面材料,总经理对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印象。5、培训方面虽然偶尔有做,但是没什么新意,而且这么多年还没培养出一个得力的助手,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基本上他的那些理由,都被我推翻了,原来嚣张的气势一下没了,脸色也变的难堪了。看到他这样,我也见好就收,稍微停了一下。换了个平稳的语气说:其实老总对你已经不错了,叫我出面沟通,就是给你台阶下,不然按目前的工作状态,有足够的理由让你离开。你平时忽悠行政部小姑娘的那些理由,那是因为他们阅历不够,不懂得应付。公司领导有心去查证的话,很容易就能证实这些事情。按理说在年纪上我是小辈,有些重话我也不合适说,但是部门职责所在,又不得不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Y较和气的说他理解我的难处。我接着问:那你的意思是?他泄了气一样说:今后会配合好我的工作,一切行动按公司的要求执行。我就顺手把之前准备好的岗位职责与员工手册递给他:这个是公司新的岗位要求及员工手册,你看一下,熟悉下内容,没有异议的话,帮我签字确认,我好交差……

      这件事也算完美收官了,第二次谈话也达到我的目的:1、能得到总经理的认可,以后开展工作能给予更多的支持;2、对一些吊儿郎当的员工也是种震慑,无形中形成一种企业文化,也扩大了我在公司影响力。

      整件事前后我抓住几点原则:1、我有哪些有用的资源跟信息;2、对方的软肋在哪里;3、沟通时候的说话的力度要怎么控制,话不能说的太满,又要能起到震慑作用。第一次沟通我只是纯粹的听,因为总经理的性格所致,不知道他最后的打算是如何,所以我也不便发表任何观点。第二次已经得到回复而且在场的总助和M都对这样的处理方式都没有意见。所以才有我那样的谈话方式。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平时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需要技巧也需要手段,第二次谈话,Y想起身想找总经理,我以老总心情不好为由劝住他,无非就是个借口。至于总经理心情如何只有天知道,但是Y心虚,肯定也不敢冒这个险。关于入职时总经理承诺的上班时间自由分配的事情,既然大家没有事实的证据有这样的事情,加上我新入职,对这个事情不了解,至于老总那边我就以时间太长,他没印象来当理由。就是不能让这个事实成立,我指出的那些问题,Y没有一件有做好,自然心虚不敢再找老总对质。员工关系处理是个很有技巧性的工作,所谓不打无准备的战,事情前后都有人在背后支持我,又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我谈话的步骤。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懂得变通一些沟通方法,太刚,容易得罪人,对工作开展不利;太柔,给人留下没有魄力的印象,自然以后也很难处理好事情。处事刚柔并济,加上用点小心思,对付一些“职场老油条”我觉得无伤大雅。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这样“开年小菜”,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在此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步步高升!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