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仍在“等”和“靠”
谈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兰大学生处处长石兆俊提出,学生方面仍存在“等、靠”的思想,很少主动走出去找工作,而是等待学校发布招聘信息,等待用人单位来招聘,甘肃地处西北,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省内的就业岗位、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跟东部地区相比都处于劣势,这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学科结构模式不合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业与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的不尽合理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难度。如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颇为吃力,要么就只有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升格成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不少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时,社会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同率不高,这造成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难。
学生倾向“稳定”的岗位
石处长提出,大学生对“村官”、“选调生”、“西部计划”等就业机会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国家在政策上扶持西部地区,但是出现了有岗报名不足的现象。加之,学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更倾向于那些有编制的事业单位或者稳定的大型国企,同时创业意识淡薄,因此,在求职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经验准入”门槛过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常常会陷入“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找工作时“经验准入”门槛过高,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许多企业因为“前来应聘的学生,刚开始工作根本没法上手”而专门为新手举办的职业培训,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因此,动辄要求求职者具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而许多应届学生往往就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
大学扩招供求关系变化
石兆俊处长认为,大学扩招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兰大为例,2009年毕业生为6000多人,2010年毕业生增加到7000人,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新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增长却较缓慢,客观上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
缺乏交往技巧现象突出
高校毕业生个性太强,锻炼不够,交往面窄,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现象也较为突出。而招聘单位希望学生的专业要对口,学业要优秀,综合素质要高,这些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招聘方可能是用5分钟的时间作出对一个人20年的评价,所以要把自己最好、最真诚的一面运用一定的技巧展现出来,让自己脱颖而出。
许多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老师认为,大学生找工作“一步到位”和“一味求稳”的心态需要调整,就业应合理定位、不盲目攀高、适当降低期望值,不要老盯着党政机关和高薪企业,而是可以先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打好基础,再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西北师范大学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孙老师说,毕业生希望高薪、稳定是可以理解的,但工作能否稳定不是由工作单位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决定的,希望大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学校方面,各校也应需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孙老师认为,目前,兰州多数高校对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引导还处于“零摸索、初摸索”的阶段,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系统化的方法可实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协调专业结构与市场供应
“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孙老师说。把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应之间协调起来。同时,应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制订高等学校自身的专业设计与调整长期规划。
孙老师认为,也可通过毕业指导工作,转变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目前,有一部分学生想要做体面的、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就业似乎不是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因此,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努力纠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因为“面子”而失去就业机会的问题。同时,就业指导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写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业设计、角色转换、自我启发和自我成长等,让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在前不久兰大举行的2010届秋季“双选会”上,248家省内外用人单位携万余岗位齐聚该校招贤纳士,创下了兰大历届“双选会”用人单位数量之最。岗位数量和求职者人数对等的“双选会”在兰大近年来还是第一次。据兰州大学学生处处长石兆俊介绍,当日参会的248家参会单位的层次、数量、类型较往年都有较大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服务供需双方,学校还在“双选会”期间举行了30多场“专场”供需见面会。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已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解决方式中,兰大还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课程、讲座、网络与其他一些途径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让学生多与人交往和社会接触。“从我们学校执行情况来看,这几年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投入,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都比过去有了明显增长,这对于我们更深入开展工作、尝试更多的就业模式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教育与指导;就业市场的分析、维护和开拓;就业工作信息化等日常工作。从入校后的第一堂面向全体同学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到‘就业实习模式’的研讨运作,以及本科毕业后档案转换和岗位落实等日常工作,我们这个就业工作体系基本上都涵盖了。”石兆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