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微博网友XFabs
七维网是 一个社会化旅行社区,里面可以找到来自用户分享的真实旅行经验和照片。旅行本来应该是美好的,但如果去问那些刚刚旅行归来的朋友,他们会说累,会吐槽会抱 怨。七维网可以帮助旅行者合理规划旅行期望值,并在此基础上让TA的旅行更个性化,更轻松,体验更丰富。通俗的讲,七维网就像一个旅行孵化器,提供旅行者 真实的养分来孵化一次合理的旅行。
本次,我采访了七维网联合创始人邱彼特 ,带大家了解这样一只不怕失败的团队。邱彼特毕业于同济大学,06年在瑞典留学,07年回国在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工作,08年去香港城市大学做RA,10年取得香港城市大学MPhil学位 。
Q1:首先介绍一下你和你的团队成员?
彼特:创始团队有4人,原本是不同时期(高中、大学、研究生)的同学,背景比较多样化,管理、营销、法律、技术的都有,我是技术背景的,创业前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反网络钓鱼技术的研究。
目 前七维网团队共有10人,其中大部分属于研发团队,其他还包括市场、行政和财务,平均年龄24.8周岁,男士80%, 4个硕士学位,3个有留学背景。我们很少加班,下班前偶尔还会抽2小时一起玩三国杀或者抓鬼,平时还有很多娱乐活动:比如去年底我们组织了全体员工去峨眉 山旅游。
在摸索产品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挫折,优秀的团队和创业文化可能是我们幸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都深感自豪。
Q2:你曾经说到你的团队经历过很多次的失败,七维网又是怎样做起来的?
彼 特:2010年底时我和另三个合伙人凑在一起打算以景区为base做一个涵盖“吃喝住行游购娱”七个维度的旅游产品,我说干脆就叫七维网吧。。。所以实际 上“七维网”这个名字已经出来很久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尝试了很多种产品模式去解决我们理解的需求痛点。比如团购模式,电商模式,工具模式,咨询模 式,基于需求场景的模式等等。最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核心团队的模式。我们创始团队比较年轻,也没有线下运营经验,但是我们都 经历了近几年社会化浪潮的洗礼,做七维网这样的社会化旅行社区是最适合的。最后经过了多次转身(这可能是小团队的最大优势),2月初的时候我在36氪看到 了一条关于pinterest的新闻,觉得挺适合我们正在做的产品的,所以研究了几天,出来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后来整个三月份我们都在完善这个框架,到4 月初发现不能再拖下去了,就基于当时的原型开始开发。目前七维网还在快速摸索进化的过程中。
Q3:七维网是类Pinterest模式的旅游分享网站,现在这类产品很多,你们怎么做出有特色的产品?
彼特:一款产品在竞争环境下会特别强调差异化竞争,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点是没错的,但我个人比较反对为了“特色”而“特色”的方式。特色的背后一定是某种被竞争对手忽视的用户需求,如果这一点不成立,那它就不是特色,而是特点。
比 如昨天来面试的一位工程师就提到,他原来的老板在APP上做了一个五指缩放的功能,支持五个手指一起缩小画面,这是一个很鸡肋的功能,因为两指缩放其实已 经很好的满足需求,五指缩放既不具备更直观的操作体验,同时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手机屏幕是否可以放下五个指尖;即使放下了是否还有足够的拖动空间; 用户某个手指的指甲特别长怎么办?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制造噱头而形成的“特色”。
七 维网是基于旅行者的信息需求而衍生出来的产品,对这些需求的理解在一定程度包含了我们产品团队的主观色彩,这一部分主观性是七维网的特色基因。比如我们认 为照片比图片更有吸引力和潜在价值,所以在产品上会强调分享照片的原创性而不鼓励发布很精美但是与发布者无关的图片。一言以蔽之:坚持从自己理解的需求出 发做产品,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但
自己理解需求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相反,我们研究了很多同类产品和热门趋势。Pinter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信息粒度以及展现形式上给了我们
很多启发,但我们并不是从pinterest中去理解旅行者的需求,而是穿上了这件时髦的外衣而已。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以着装去判断一个人,所以被当做众多
pinterest模式中的一员也并不意外,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假象。
Q4:我在内测期间体验过你们的产品,旅游地数目并不多,未来你们是不是逐渐增加?
彼特:一定会的。目的地覆盖率是衡量一款旅游产品的指标之一,我们覆盖的过程会分层次进行。同时会花比较多的精力去提升目的地导航的交互体验。
Q5:去哪儿网发布记录和分享旅行照片的平台 #旅图# 。对于类似七维网的产品以后会再出现,你们怎么应对?
彼特:首先这是一个利好信号,可以增加创投圈以及同行对这个方向的关注度。
大 平台有一些先天优势是小团队无法相比的。总结起来有三点:财力,才力和踩力。资金丰厚,队伍精良,市场渗透率高,可以随时踩死小兵团。虽然类pin的产品 现在已经铺天盖地,类pin的旅行产品还处于很初期的阶段,但是大大小小的团队有很多都正在做,甚至有个人团队在做(现在已经加入七维网成为我们的一份 子)。类pin的旅游产品也许很快会迎来一次爆发期,预测这种局面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的百团大战。在那之前大家都认为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但 是现在看未必如此,当时跑的最快的拉手网现在情况如何?
类 似七维网的产品以后肯定还会大量出现,竞争太剧烈了就会出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举个例子:当年团购网站在盲目追求销售额时出现过一段包销热潮,这种行为可 以短时间内推高销售额,提高融资估值,但长远来说对消费者以及公司价值都是无意的。当时美团网就对这种销售手段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我个人比较欣赏这种更长 远的做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竞争中我认为走的聪明比走的快更重要。
Q6:能否透露七维网目前的用户量以及主要用户类型?未来七维网又是如何定位用户?
彼特: 七维网目前还在限量内测,只接受来自新浪微博的登录方式,所以只需用新浪微博登录进去,就能看到用户数。目前的用户类型比较杂,真实用户、看热闹的、来体 验的、甚至同行都有。所以暂时还未对用户类型做深入分析,但是对于在网站上发布内容的用户,我们都会高度关注。对于一个UGC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我们会特 别花精力去从三个方面解构用户:分享属性、消费属性和传播属性,其中分享属性很强的分享者是核心驱动力。
Q7:七维网目前融资情况又是怎样的?以后的盈利模式又是怎么确定的?
彼特:团队在创始之初就获得一轮天使投资(数额暂不方便透露),团队的每位创始人也都投入了自己的积蓄。随着在团队和产品上的投入不断增加,我们正在考虑在第三季度开放融资窗口,完成A轮融资。
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本质上来讲非常单一,大多数依赖PV和UV的转化而产生。但是转化的方式以及转化到哪里去在不同行业差别很大。七维网的盈利模式会向目的地市场倾斜,具体方式目前还不便透露。
目前七维网还在内测中,需要使用新浪微博进行登录,如需获取邀请码可关注官方微博进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