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保体系的建设领跑全国

万保人力资源   2009-09-28   浏览量:2204

分享到:

    每个新学年开始,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里拿回一张保单,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市很多家庭习以为常的一幕。高高兴兴交上50元钱,为孩子参加一年的大病医疗保险,很多家长已经十分熟悉。同时熟悉的,还有“一老一小”这样一个新名词。

  “一老一小” 覆盖的,是无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它们和其他三项政策,构成了北京市覆盖全部行政人口的社保体系。这五项政策分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和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这五项政策,是北京在8年时间内,通过四级跳而完成的。

  这一跳的第一级,始于2001年。这一年的4月1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开始实施,标志着北京医保改革的大幕拉开。

  这一跳的第二级,是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体系的建成,使得基本医疗覆盖全部的农村人口。

  此后,北京社保体系建设速度加快。2007年,北京社保进入啃骨头的阶段。2007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一老一小”保险制度,将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至没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和儿童学生。

  解决了“一老一小”的看病问题后,北京市没有大病医疗保险的,就只剩下47万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2008年7月1日开始,这47万人也可以参加医保,北京市完成了社保体系建设的四级跳,为此财政每年补贴1.4亿进行保障。

  北京市社保体系的建设,可以说领跑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副研究员华迎放说,北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的。

  北京社保体系得以搭建完成,毫无疑问,与北京财力的增长紧密相关。1949年,北京的地方财政收入才有0.24亿元,得益于国家和北京市60年尤其是近30年的飞速发展,2008年北京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82亿元。社会安定了,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强了,才有可能出现北京市财政垫付5亿元补贴社保的事情。

  北京社保体系得以搭建完成,毫无疑问,与北京市政府的惠民政策有关。如果说,建立新农合是国家的规定动作,那么“一老一小”则是北京市的自选动作。为此,北京市财政投入了4亿元,成为迄今为止补贴最多的社会保险项目。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GDP排名中,北京只是居于中上游,但却能够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一老一小”和养老保险城乡居民一体化建设,这表明北京市政府对此事项的重视。远的不说,2009年,市政府就把提高一老门诊报销作为要办的60件实事之一,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北京社保体系得以搭建完成,毫无疑问,与推进方法得当紧密相关。北京采取的是先搭架子再逐步完善的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正式推行,当时农民人均养老金水平只有100元左右,随着财力的增长,到2008年底提高到400元左右。今年年初,北京市又对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老年保障制度等多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缴费、待遇等5个标准上的城乡一致,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其他如“一老一小”,也是逐步完善——先解决大病问题,在落实门诊报销并逐步提高标准,“一老”2008年门诊报销为500元,今年将逐步提高;而学生儿童门诊报销制度计划2010年也将建立。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在《礼记大同》中给我们描会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随着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这一天终会到来。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