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这种说法不能否认。政策规定,养老保险最高缴费基数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最低则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最高为最低的5倍,但绝不能简单的认为,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按最高缴费基数缴费领取的养老金会是按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5倍。因为目前养老金占比最高的基础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1+指数)/2*缴费年限*1%,指数为每年缴费基数除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历年平均数。一直按最高缴费基数缴费的指数为3,但在加1再除以2后,会变为2,而一直按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指数为0.6,但在加1后再除以2后,会变为0.8,这样一来差距就大大缩小了,因此,养老保险缴费多,最后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实惠。社保的互济原则,其实发挥了“劫富济贫”的作用。
缴费年限越长,领得越多。这种观点毋庸置疑,历年缴费形成的指数相同的话,肯定是缴费年限越长的人,领取的养老金越多。由于过去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工资快速增长,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部分(个人缴费以及2005年以前单位缴费划转部分,是一种储蓄模式)因通货膨胀而迅速缩水,相当一部分待遇领取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足基础养老金的40%。由于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逐年上涨的社平工资直接挂钩,而个人账户部分相对贬值,缴费基数高的带动作用被相应弱化,因此,目前来看,缴费年限是领取养老金多少的最关键因素。当然,未来随着工资与CPI增速的逐渐降低,缴费标准高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变大。
影响养老金的其他因素。年金,企业上叫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叫职业年金,它是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养老金替代率(就是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值)。过渡性养老保险金,它是调节改革时在职人员养老待遇水平的一种养老金,保障退休后的待遇达到较高的水平,与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视同缴费年限(基本上也就是改革时已参加工作的年限)直接挂钩,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之前、企业职工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可以享受过渡性养老金。由第一部分的公式可以推算,退休前工资越高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退休前工资较低的人员,养老金替代率越高,尤其在年金或过渡性养老金的保障下,养老金替代率会接近100%。但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最终还是缴费基数高的人员领取的养老金高。譬如:甲退休前工资为3500,退休后可能领取3500左右的养老金,养老金替代率为100%左右,乙退休前工资为6000,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可能在4500左右,养老金替代率为75%(此为大致估算,假设缴费年限为35年,同时享受年金或过渡性养老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