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到底是快乐管理还是压力管理?到底是KPI还是 OKR?
哪一种方式更有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那些互联网大厂。
如今的互联网企业,在管理上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种是快乐、宽松的管理方式。咖啡、零食、下午茶,上下班不打卡,衣服随便穿,领导凉一边。
一种是严格、压力的管理方式。“ 996 是福报”、“办公室常备行军床”、“ 混日子的不是我兄弟”、“ 尿不黄说明工作还需努力”。
前者有微软、苹果等,后者有阿里、华为等。
但是,近来国内风向发生了变化。
腾讯、快手,宣布取消996 、大小周;字节跳动实行1075 ;阿里、华为6 点后开始撵人下班。
然而,互联网打工人不乐意了。
怀念996 、想要加班。
这届打工人怎么了?到底是我不明白,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那些怀念996 ,想要加班的年轻人,他们真的快乐吗?
如果他们不快乐,他们又为什么想要加班?
在中国,也曾经出现过一些推崇快乐、宽松管理的互联网大厂,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了严格、压力的管理方式,其中就包括BAT。
说到这里,联系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企业能活下来?
一家企业能不能活下来,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公司的效率;第二,员工心情的好坏。
这两个关键因素又会组合出几种不同的状态,我们逐条来分析。
第一种状态:公司效率高、员工心情好。
这时候整个公司处于最佳的心流状态,士气饱满,干劲十足。
心流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就像两个年轻人谈恋爱、约会一样,完全沉浸在美好的状态之中,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这种企业基本找不到。
第二种状态:公司效率低、员工心情差。
这时候整个公司处于低沉的消极状态,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员工混吃等死,领导盲目、焦虑;整个公司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止步不前。
处于这种状态的公司,生产不出产品,压根活不下来。
第三种状态:公司效率低、员工心情好。
这个时候,员工开心、快乐;但是老板就痛苦了。
因为效率低下,生产缓慢,公司利润自然就得不到保证,然而成本却被不断拉高,就会导致亏本,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处于这种状态的公司,没有任何竞争力,也难生存下来。
第四种状态:公司效率高、员工适度心情不好。
效率高,适度心情不好,才会保持一种不断向上的奋斗状态,因为对于自身现状的不满,所以心情不太好,所以不断努力上进,所以整个公司才会保持一种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
这种状态才是所有的组织能够在世界上长久存在的文化状态。
也只有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公司,才可以活下来。就是效率高,大家适度容忍心情不好,只有这种状态才可以持续发展。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了。
在中国,那些搞快乐、宽松管理方式的公司,要么就是一个噱头,要么最终走向了灭亡,要么又重新回到了压力的管理方式。
现在,你知道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了吗?